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实践与思考

  • 发布者:中国鸡西
  • 发布时间:2018-06-25
  • 来源:鸡西日报

坚持“四个转变” 更新思想观念 打牢思想基础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张启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张庆伟书记指出,作风和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观念问题。康志文书记要求,要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进一步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为改进作风和优化营商环境打牢思想基础。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龙江发展进入新时期、鸡西转型发展站在新起点这样一个关键阶段上,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要从哪里解放到哪里,观念要从哪里转变到哪里?我想就是要做到“四个转变”,为改进作风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前提保障。

1、坚持“经验人”向“学习人”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老经验”“老把式”“老行家”的基础上,肯定是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毕竟我们身处知识更替频繁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跟上时代步伐,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用新理念武装头脑、用新思想指导实践、用新战略推进工作,做与时俱进的“学习人”。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省市委党代会和全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大政”;要深入研究与工作职责、工作岗位息息相关的好经验、新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大局”;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大势”。去年以来,市委办公室大力弘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市委办作风,相继开展了“岗位大练兵”“十大明星评比”等活动,全办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新提升,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坚持“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受传统思维影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习惯于把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定位为“官”,甚至是“官老爷”,觉得自己是“官”就是领导了,就应高高在上、高人一等,而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个工作最高标准上,不在是“冷横硬”“管罚卡”等管理式方法、领导式态度,而是要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心地为企业和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近年来,市委办公室按照“五个坚持”的要求,始终把“三服务”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摆布,总结凝练了“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廉洁”的市委办精神,在服务好市委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3、坚持“公务员”向“勤务员”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虽不是豪言壮语,但听起来却让人暖心贴心。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全军的统帅,都能恪尽职守,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党员干部更应如此,更应“有过之而无不及”。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履行“公务”、执行“公务”、做好“公务”的同时,更加勤勉,努力不懈,勤劳不懈;更加勤奋,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更加勤政,尽职尽责,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党为国家为百姓做事。一定意义上讲,市委办公室是市委工作的“中枢神经”,代表市委的“窗口形象”。对此,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工作高标准、雷厉风行马上办、勇于担当敢碰硬、真抓实干抓落实”,提出了市委办“九办”要求,即“今天的事,今天办;交办的事,马上办;限时的事,按时办;要紧的事,跟踪办;困难的事,克服办;份外的事,协助办;琐碎的事,抽空办;个人的事,业余办;所有的事,认真办”,切实做到了“公务员”与“勤务员”的有效衔接、有机统一,在勤勉勤奋勤政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4、坚持“守业家”向“创业家”转变。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可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比守业更难能可贵,毕竟守业是有规可循、有矩可守的,而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世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的过程。创新创业需要勇气,更需要锐气,敢于突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的束缚,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创新创业需要魄力,更需要毅力,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惯性和工作惯性,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把对那些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坚持抓下去,把那些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坚持干下去;创新创业需要肯定,更需要否定,敢于在否定中找出路径和办法,以更加奋进的举措推动工作在肯定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突破,在突破中实现提升。2017年市委办公室干部大会提出“动”“变”“实”“精”“合”“学”六个字的工作要求,其中“变”就是创新创业的最好体现。我们打破常规、求新求变,始终保持工作的拼劲、闯劲和韧劲,以文辅政、政务运转、督促检查、后勤保障等“三服务”工作很多都有了创新、有了变化、有了提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当好市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

强化五项措施 推动作风整顿 

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 宫飞 

持续整顿作风,事关企业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市信访局按照市直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要求,在全局范围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虽然在纠正“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方面有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对市信访局作风问题的自检自查情况看,思想认识转变不到位、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树立不牢、依法行政意识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为切实纠治信访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市信访局强化五方面工作,多措并举抓好作风整顿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解决思想认识方面问题,推动整顿作风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贯穿于作风整顿工作的始终,不断强化全体干部对作风整顿工作的思想认识。开展作风整顿工作以来,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作风整顿专题学习等7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通过开展作风整顿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全体干部深入学习思考,进一步提高积极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坚持不断的思想改造中提升全体干部的思想境界,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热情,为工作作风的持续转变打牢思想基础。

二是强化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信访干部的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克服本领不强、专业不精、办法不多等影响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市信访局坚持把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能力作为整顿作风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努力增强综合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开展作风整顿以来,共举办业务知识培训2次,召开案例分析会5次,开展情景模拟和实战演练等活动3次,为各科室交流思想、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平台;为发挥网上投诉试点单位的带头示范作用,市信访局还组织9个县(市)区信访部门开展网上投诉业务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基层信访部门处理网络投诉案件的能力,以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工作作风的持续转变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强化党性教育,树牢服务意识。在整顿作风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亮职责、亮业务、亮服务”等活动,突出党员干部在整顿作风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自觉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在党员思想教育中,突出对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培养,强化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党员干部围绕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坚持按党性原则办事,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办事,做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努力为信访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访服务。

四是强化考核管理,确保依法行政。坚持对全体干部进行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把干部作风的管理考核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贯穿到作风整顿工作全过程,用严格的考核管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通过“不作为、乱作为”集中专项整治,采取随机抽查形式对全体干部出勤、在岗情况、接访态度、案件办理流程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共开展机关纪律抽查5次,对48个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评查,提醒谈话2人次,规范案件办理程序35件,确保了全体干部依纪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在法律框架内行使行政权力。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按程序交办、按时限催办、按要求督办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五是强化领导带头,突出以上率下。领导干部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领头羊,市信访局领导班子成员在作风整顿工作中带头做、带头抓,党组书记靠前指挥,切实履行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责任,统筹指挥、亲自部署,先后召开3次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坚持以身作则,要求全体干部做到的,局班子成员带头做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最好的行为示范,带动全局作风整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用良好的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孙景龙 

这次全省开展的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是省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课题,是谋发展、图振兴、创公平、安民心的一项政治工程。从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现实需要出发来看待、分析政法机关的特殊责任、特殊作用,我认为应该首先确立和强化“四条线”的政治意识。

一、要强化国家政治底线意识

政法部门和司法机关是国家管理的保障体系,执法司法活动是对营商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管理活动。国家执法机器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底线,它包含着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性,更包含着民生福祉,一旦失去底线就会使国家丧失信誉,就会严重破坏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法律的信赖,就会衍生社会矛盾聚集或社会秩序震荡。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就是民生环境,就是党政信誉,因此说每一位政法干警必须用这种底线意识来认识自我、看清自我,从高从严把自己摆进去、从实从细把自己看明白,善于解剖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当好优化作风的先行者。我们在推进底线意识培育方面,就是要坚持用民心说话,引导广大干警对位反思,看清自我,认清责任。做到法责面前心有戒,民利面前心有情。

二、要强化道德法纪红线意识

道德意识与法纪意识相伴而生、并立而存。人民群众、企业法人、特别是外来投资者等对政法机关工作作风关注度格外高、敏感度格外强,门难进、脸难看,办事拖沓、效率不高,“玻璃门”、“弹簧门”等人为障碍,借法谋私、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特别是为一己私利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行为,都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触碰道德法纪红线行为,政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全体干警,务必要在神圣的政治责任面前看清“红线”、严防越线,始终做到心有戒尺、行有定律、红线在心、不越雷池,这是胜任责任担当的根本前提,更是党和政府社会信誉的政治支撑。我们要坚持强化政法专组的责任意识,抓住实质、抓住关键,善于刀刃向内,抓住政法队伍中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负面典型,不怕切肤之痛、不怕“伤筋动骨”、不怕“丢人现眼”,让破坏了道德法纪底线、触碰了道德法纪红线的执法者,受到严管严教、受到严查严处,真正践行习近平同志对执法执纪部门反复强调过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主张。用铁的素养作纪律保障,实现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给人民群众信心与希望。

三、要强化行为坐标基线意识

对政法和司法机关来讲,行为坐标基线主要应以“四零”服务基本规范为依据,把真诚服务、周到服务、体现到以“四零”服务为标志的具体化服务过程中;要从司法业务、规范程序着眼,真正做到依法依规办事,不偏位、不失位、不漏项;要从发展需求着眼,使司法过程成为社会管理更睿智的行政视角、社会秩序视角、民生需求视角,把社会风险研判预判、决策风险评估、应急防范策略,运用到具体的作风整治责任落实过程中,当好党政外脑促进管理决策优化、加速法治建设进程;要坚持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寻出路,把作风整治转化成司法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动力,突出抓好执法质效的内约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建设,努力打造体系完备、程序严密、公平高效的执法司法工作机制。

四、要强化振兴发展生命线意识

作风整顿出思想、出思路、出效率、出业绩,优化营商环境增士气、增信心、增动力、增信誉、增福祉,整顿为发展清淤除障,优商为振兴发展加油提速,要坚定地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看作是振兴发展的生命线。要着眼于大项目、经济园区、产业聚集领域法律服务需求,着眼完善社会化的法律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效,坚持做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环境影响人人的生命线意识,坚持持久作战、久久为功,抓出成效、抓成常态。

为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 

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都基滨 

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鸡西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契机。省市委在年初专门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要认清存在主要问题。当前,我市在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比如: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政策梗阻、弄权勒卡的问题,流程不优、机构臃肿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的问题,不细不实、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比如个别干部中,有的对作风整顿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不够透,活动刚开始就盼着何时结束,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问题;有的不关心群众诉求,不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存在“假承诺”“虚公开”的问题;有的缺少瞄准突出问题严改、实改、快改的较真态度,先挑容易的问题改,对“硬骨头”问题拖着改,存在不“伤筋动骨”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政策和制度在“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厘米”出了岔子、失了效果。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作风整顿的关键,鸡西市纪委监委将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主责主业,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为我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二要压实落靠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下一步由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同步组织开展的全市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把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对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抓得不实,走过场的要进行问责,对不作为、不担当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以严明的纪律保障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三要认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以纠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以严厉问责持续推进作风问题整改。首先要分类施策,精准查摆。区分党政综合、经济管理、执法监督、管理服务和其他5个类型部门,明确问题查摆方向。党政综合类单位重点查找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效率低下、工作不落实等问题;经济管理类单位重点查找思维固化,市场观念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推诿掣肘、明通暗卡等问题;执法监督类单位重点查找作风粗暴、衙门习气,法治观念不强、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管理服务类单位重点查找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优,线条粗拉、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精准“对标”,紧盯各级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集中整治工作“精准定位”。其次要突出重点,推进整改。把担当作为的习惯养成作为工作中的重点,用思想引领行为、用整改规范行为、用查处约束行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布《作风整顿专项举报公告》,设立“投诉举报专栏”,统筹纪检、巡察、信访、企业投诉中心及市长热线等举报信息资源,及时收集整理各类问题,力争做到快速弄清基本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找准监督问责方向,做到靶向督查。切实抓好长效整改,把“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再造流程工作,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工作事项台账”“工作流程问题清单”“工作流程优化对比台账”“一次性告知单”“工作流程图”等制度固化下来,健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第三要巩固提高,持续攻坚。巩固扩大作风整顿成果,把精力集中到打好打赢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上来,按照省、市委部署,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成立若干督查组,对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点对点、常态化明查暗访,下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四要持续严查重惩。改变工作方式,将整治重点向基层、民生部门、窗口单位倾斜,从执纪监督层面优化我市营商环境。通过现场追踪、模拟办事、暗访群众、倒查台账、查阅资料及重点督查、专项检查、“以下看上”、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点对点、常态化的抽查检查。对有信访、举报、群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和单位,重点围绕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线索具体的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坚决纠正、问责到人,特别是对问题多发频发、动作迟缓、整改不到位、影响恶劣以及轻商坑商的地方和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开展“一案双查”,严厉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加大曝光力度,每季度在市县两级主要媒体集中通报1次反面案例,全年集中曝光不少于3次。同时,突出经济管理、执法监督等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权力运行关键岗位,持续整顿“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重点聚焦“四风”新表现,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权勒卡、能力不足、不敢担当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相关链接